大部分差生另有隐情, 不为人知的“阅读障碍症”困扰着全国1500万儿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蓝橡树出国留学 Author 立正妈妈
阅读障碍的孩子,并不是笨孩子。他们只是更受上帝的青睐,希望他们经历更多的历练。
希望我们都能少一分误解,多一份体谅;少一分排斥,多一份接纳。因为,他们真的不是笨,只是慢。
作者:立正妈妈
来源|蓝橡树出国留学(ID: GoGlobalx)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孩子。
读错字,遗漏字,学习困难,写作业困难,就连好好读顺一篇文章都很困难。成绩垫底,家长焦虑、老师误解、同龄人嘲讽,成长的道路坎坷不易。
但这些众人眼中的“学习困难户”,被贴着“笨”、“懒”、“不肯学”的标签,背后可能另有隐情,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委屈。
被误解的他们,其实可能是“阅读障碍症”患者。
“在未接触到学习时,他完全正常,非常可爱,和人沟通非常好。上学一考试,全班都是90+,甚至双百,他65!”
这是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的三位孩子家长共同的困惑。
孩子明明不笨,看似一切正常,可为什么一谈学习,脑子就卡壳了?家长急火攻心,每天威逼利诱,哄骗买赏,大量补课做题,但孩子的大脑就像黑洞,吸进去的内容无影无踪,效果微乎其微。
孩子不是不愿意学,家长不是没用心教,但就是学不会,学不进,学不好。
“孩子学习痛苦,我们教他也很痛苦,最痛苦的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时,家长转过身,忍不住湿了眼。
在中国,有这样苦恼和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
背负着“差生”的标签,使了劲却没有改变,现实带来的煎熬和无力感,让人心生绝望。
“笨小孩”不笨
背后的隐情让人心伤
《我不是笨小孩》,就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心理学部联合制作的三集纪录片。影片用三年时间,系统跟踪跟拍了三位别人口中的“问题儿童”。希望通过镜头,让大家看到这一类“学习困难户”的背后隐藏的秘密。
影片第一集,主角校校在入学前,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聪明可爱,热情懂事,深受周边人的赞赏。匪夷所思的是,进入小学后,他的成绩却一直在班上垫底。
识字、记生字、阅读对校校来说太难了,文字在他眼里就像一幅幅奇怪的图画。他记不得字形,只能照猫画虎地“画”字,但他画不出一模一样的“生字”,所以听写本只能用一个又一个圆圈,来表示那些努力记却怎么也记不住的字。
教不会的生字,读不懂的题目,写不完的功课,让原本温馨和谐的家庭,突然变成了鸡飞狗跳,娃哭娘吼的战场。
不服输的校校妈妈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咬牙紧跟学校的节奏,每晚回家费尽心思帮助校校查漏补缺,娘俩经常跟功课对抗到深夜12点。
但高压的心理负担,逐渐让校校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避回家。频繁的亲子冲突,几近窒息的家庭氛围,也让爸爸妈妈的关系变得矛盾重重。
孩子很无助,嚎啕大哭;爸妈也很无助,欲哭无泪。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好在,最后校校的爸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来自五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字——阅读障碍症(Dyslexia)。
阅读障碍症,简单说来它是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
“阅读障碍症”,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知之甚少,但却是数千万孩子共同面临的痛苦。
它特指儿童拥有正常的智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正常的学习动机,却不能在学龄阶段顺利地习得阅读技能。
发展性阅读障碍症(Developmental Dyslexia)大多表现为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马上忘记,难以理解所读文字。常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辨析距离、方向时困难,记忆力差等症状。
在阅读障碍儿童的眼里,书写符号如同小蝌蚪,总在奇怪地游动,很难将它们组合成正确的文字和句子,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一桩不受控的难事。
深陷在“无法阅读和书写”的困境里,朗读对他们来说就显得特别吃力。不仅读得又慢又结巴,还经常漏字、加字、错行、跳读或重复读。更关键的是,即使认识这个字,但却想不起这个字的含义,或者放到文章当中就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读文章就更是一知半解,理解文意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
阅读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
阅读吃力、读错字
阅读之后不理解内容
朗读不流畅、跳字、跳行
逃避书写,书写困难,字体不工整,容易写错字
抄写时间长,需要看一笔写一笔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听课效率低,多动
缺乏运动细胞,平衡感不好
握笔姿势不良,系鞋带和用筷子动作笨拙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内向害羞或者性格急躁
自信心低落,容易放弃
聪明但无法发挥用于学习
如果一名小学生符合以上12项中的6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就很有可能存在阅读障碍问题。但确认儿童是否患有阅读障碍需要经临床医生确诊,通过排除儿童除阅读问题外的其他因素才能最终确诊,过程复杂且专业度高。
阅读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看到文字的对比
阅读障碍属于生理性缺陷,是一种脑功能紊乱。
而且,这种病发生率非常高。人类患有读写障碍症的概率在英语等字母语言国家为15%左右,在中国等象形文字国家约为10%左右,人群庞大。
据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华教授的说法——“按照10%的发生率统计,我国约有1500万儿童受到阅读障碍的困扰。”
也就是说,每10个孩子里,就有1个正深陷阅读障碍症的漩涡!
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家萨莉·施威茨曾在著作《教育家》中写道——美国大约有20%的人存在阅读障碍问题,这些孩子常常因学业不佳,而被认为是笨小孩、懒小孩。
因为阅读上的障碍,识字有困难,所以阅读理解成问题,因而导致语文成绩垫底;记不住字母顺序,让英语学习变得困难重重;读不懂题目,又会导致数学成绩不佳……别人每天花1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们可能需要3个小时甚至更多。长期努力后毫无起色的成绩,又会让他们心生胆怯甚至放弃;而外界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也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痛苦。
阅读障碍,如多米诺骨牌般,影响漫长而深远。
最大的障碍不是阅读
而是被误解
看得见的敌人是阅读障碍,看不得见的敌人是误解。这个问题,已然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被严重忽视的心理问题之一。
这些“学困生”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困难重重,手足无措,还有长期被父母责备、老师偏见、同学嘲弄所带来的挫败感。贴在身上的“差生”标签,会带来心理上的自卑,扼杀了学习的兴趣。一做就错,不做不错。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用逃避学习来自我保护。
《我不是笨小孩》的三位主角都是阅读障碍者,更是“阅读受害者”。小小的身躯,承受着学业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压,满腹的心酸和委屈却不知能与谁人道。
影片里的晓群是个好学且努力的孩子,为了帮助他走出阅读障碍,妈妈带着他四处奔波游学,过着双城生活。
上进的他面对生活的磨难,上天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高要求,拼尽全力想要逃出“怎么学也学不会”的泥沼。可是,来自同伴的异样目光,依旧让他很受伤。
一年级去北京游玩时,才七岁的他却主动提出拜佛——祈求智慧佛赐给他智慧,成绩好起来,不会被人嘲笑;祈求幸运佛能够守护他,驱走他身边坏运气。
当别人的成长都是努力“学得更好“争当牛娃时,他小小的心愿却只是能够跟上大部队,做个平平无奇的普娃。
没人知道小小的他内心承受了多少超乎常人的委屈,但每每提起这段回忆,晓群爸爸堂堂七尺男儿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消除障碍最好的办法
是爱和接纳
阅读障碍的表现主要反映在阅读识字方面,背后的成因复杂交错。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阅读障碍症并非不能矫正。相反,在儿童时期通过专业的测评和分析,采取因人而异的引导方式,绝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改善和克服这个问题的。
事实上,阅读障碍症非常普遍。
许多我们熟悉的大人物都曾在童年受其困扰。像爱迪生、爱因斯坦、贝多芬、肯尼迪等名人,小时候都曾因为学习困顿、成绩不佳而被骂“笨孩子”,最后科学家发现他们都属于阅读障碍症。虽然成长充满荆棘,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成绩斐然,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患有读者障碍的部分知名人士
有一份有趣的调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阅读障碍患者,该比例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在这张成功的阅读障碍企业家名单上,许多过去几十年来最著名的创业家都榜上有名。
可见,阅读障碍并不能阻挡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而且,在与缺陷做斗争的过程中,他们甚至可能学到了人们平常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坚强、勇气、百折不挠、创新思维等等。
阅读障碍并非智力问题,本质是局部、独立的缺陷。
往往这些孩子的智商会更超乎寻常,只是他们与外界的沟通无法通过文字符号来完成,需要另辟途径,寻找到适合他们与世界对接的方式。
而这个“不走寻常路”的过程,其实是他们开辟出来的独特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推开缺陷,走出新天地,你会发现孩子拥有更广大的优势海洋:推理、概念形成、辨别式思维、常识理解等等。
有人甚至大胆地推测说,因为对图形和空间维度更敏锐,在未来的数字时代,面对声光电为载体的信息,也许阅读障碍者会比适合文字信息的普通人更容易适应。
阅读障碍并不代表人生失败
正确看待、积极解决才是最佳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舒华教授说:“阅读障碍儿童最困难的阶段是小学,只要帮他们度过去,跟着大家走,不必要求太高,等上中学——特别是高中和大学之后,他们会找到自己的诀窍,用其他策略来对付阅读障碍的问题。那时候他们的特长便可以发挥作用了。”
准确识别,尽早干预,科学、适当的针对性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摆脱阅读困难。而来自父母的爱和信任,更是他们勇敢面对世界的坚强后盾。
在《我不是笨小孩》的纪录片中,校校妈妈的逼迫与严厉,只是不想让校校在学校中“与众不同”。
她从不忌讳讨论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学阅读障碍的知识,带孩子进行干预和测评,并且主动跟老师和其他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帮助他营造一个宽容被理解的成长环境。
即使孩子心生厌学情绪,逆反对抗时,她依旧称赞“叛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能让孩子活成自己而不是生活的奴隶”。
为了控制自己焦虑的情绪,校校妈妈在家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副“莫生气”。
她始终努力,希望让校校明白,阅读慢,理解差,都只是学习路上的一道坎。人生的难题有许多许多,迈过去,就能快乐起来。
积极乐观,直面困难,勇敢挑战,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人生课题。
校校妈妈的努力,换来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校校第一次“阅读小测全对”的时候,老师特地在家长群发布表扬通告,来自老师和家长、同学的鼓励,暖了校校妈妈的心,也湿了她的眼。
正因为这样爱和信任的氛围,所以即使面对着生活赐予的磨难,承受着成长中不该承受之重,校校性格依旧阳光开朗。在一次书法课上,他写下一副作品送给妈妈,也是送给深陷困境中的自己——
正如纪录片第三集的女孩若汐所说的:“世界本来是不完美的,可能有的时候,人也可能会不完美。”
拍摄《我不是笨小孩》的初衷,导演樊启鹏也很坦诚地说——“纪录片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能让人心相通。希望让彼此去感同身受,让大家互相理解。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部纪录片,确切来说,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段时光。是陪伴、了解、帮助三位阅读障碍儿童的无数日日夜夜。
在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中,导演希望通过真实而深入地拍摄,记录下阅读障碍症儿童面临的成长困境,呈现家长们的困惑、焦虑和所做的努力。并且通过权威专家的访谈和干预帮助,让全社会都能更好地理解和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
阅读障碍的孩子,并不是笨孩子。他们只是更受上帝的青睐,希望他们经历更多的历练。
希望我们都能少一分误解,多一份体谅;少一分排斥,多一份接纳。
因为,他们真的不是笨,只是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出国留学”(ID:GoGlobalx),哈佛毕业生创立,5万精英家庭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一起探索全球教育路径。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往期推荐
深圳“最牛”教师名单被曝光,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另外一种“公平”
新学期,请严肃地告诉孩子:读书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转给学生家长)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就是在学习上放任自由(深度好文)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那个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中国高考状元,11年后打脸了所有嘲讽应试教育的人
卷面有多重要?这种“神仙书写”,老师舍不得扣分
新学期,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要如何与之沟通合作?这招屡试不爽!
李玫瑾: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因为你陷入了这三个误区
衡水中学“翻车”,惊醒无数父母:教育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分层
教育部,禁止手机进校园,作为老师我100%支持!但我有5个疑问!
奥斯卡金奖短片《让座》,深深触动人心!!!
点击
重点推荐 | |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的相关图书介绍与购买 | |
《贯通中考》系统复习部分汇总(共36课时) | |
《尖子生之路》配套视频完整汇总 | |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 |